Web3.0 with AI
今天凌晨 Google Bard 通过,集齐了 ChatGPT,New Bing,和 Bard。当然,除了 Microsoft 和 Google,Adobe 的 Firefly 和 GitHub 的 Copilot X 我也申请了,还在等待过程中。更不用说它们的类似产品(如 ChatPDF,Midjourney,PandaGPT,Humata,ChatDOC)和其他 AI 工具了。
简单测试过后,有一些关于下一个 Web 时代的思考。
关于Bard
We’re expanding access to Bard in US + UK with more countries ahead, it’s an early experiment that lets you collaborate with generative AI. Hope Bard sparks more creativity and curiosity, and will get better with feedback. Sign up: http://bard.google.com
@sundarpichai CEO, Google and Alphabet.
https://twitter.com/sundarpichai/status/1638180697352593408
Google 在两天前发布了实验版的 Bard,我第一时间用几个常用的 Google 账户进行了申请,大概 25 个小时后成功加入。
看得出来,Google 为了在新一轮的AI竞争中不至于落后太多,着急地将一个实验性的项目从仓库中搬了出来,拍拍灰尘,扶正。虽然只体验了几分钟,与 ChatGPT 在交互上有新颖之处,但内容方面还是不如 ChatGPT,对于一些问题也不如 ChatGPT 答的好。
注册 Bard
注册 Bard 比 ChatGPT 跟 New Bing 快多了。Pichai 2023年3月21日下午10:08(GMT +8)在推特上推出了Bard的测试版。目前只开放了 US+UK 两个国家和地区。当然,可以轻松地使用代理节点切换至 US 或者 UK,Bard 对 IP 的审查不严格。我 22 号凌晨看到 Telegram 有人谈到 Bard,就去申请了 Waitlist。很快,23 号凌晨就收到 Google Bard 的邮件。
Bard 体验
Bard 与 ChatGPT 和 New Bing 类似,通过 AI 聊天的形式,让 AI 为你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当与 Bard 聊天时,针对每个问题,Bard 会提供三种版本的答案以供参考,而且响应速度比较快,不到 10 秒能一次性生成文本块。一些简单的想法和创意之类的问题,Bard 可能会完成的比较好,但当真正需要问一些专业的问题或是寻求一些不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时,Bard 似乎不太行。
另外,Bard 仅限 US+UK 的 IP 才能访问,并且开放的测试版只能使用英语,希望 Bard 尽快扩大开放范围并发布内部版本以增加更多语种的支持。
ChatGPT、New Bing 和 Bard 的对比
体验完 ChatGPT、New Bing 和 Bard 后,从用户使用体验方面,简单看看他们之间的区别。
ChatGPT 是这场 AI 浪潮的推动者。从体验上来说,OpenAI 确实有足够的技术支持这一技术革新,就连 Google 都要用红色警报来面对。
注册
从注册上来说,ChatGPT 是最难的,而且是唯一要付费的(中国大陆地区)。如果还没有 ChatGPT 账号可以参考上一篇博客。New Bing 注册相对简单,但需要一段等待时间,当然也有立即加入的方式(在日本地区的 IP 下,新注册一个 Microsoft 账户,申请 New Bing 的 Waitlist,就能即刻获得使用资格)。Bard 的申请是最便捷的,只需要在 US 或者 UK 的 IP 下,访问 Bard官网,如果早点申请Waitlist基本上过24小时就能拿到使用资格。
使用体验
ChatGPT 在使用上无疑是最佳的,包括对各种问题的回答,登录之后不再限制 IP。当然,在大陆网络环境下,也会时不时重新登录,体验上还是不算方便。
New Bing 是套壳 GPT4,而且有网络的加持,在网络实时信息的收集上体验更佳。但感觉回答问题上比 ChatGPT 更简短,而且过于依赖网络,回答感觉不够深刻(仅个人感觉:))。IP 限制还是有,但只是限制了大陆地区。
Bard 仅限 US+UK 的 IP 使用,这点比较麻烦。对于我自己使用 Clash 代理情况,要使用 Bard 还得切换节点。在回答问题方面,Bard 可能和 New Bing 差了个文心一言,更比不过 ChatGPT。看得出来 Google 确实发布的有点急。
几个科技公司
其实,对于在西海岸那几个顶级的科技公司( Apple、Microsoft、Alphabet, Amazon 和 Meta),我是比较欣赏 Google 的(只是开发过 Android 程序)。作为从初代互联网创立的企业,能看出来 Google 作为一个商业公司,其对科技给人类带来改变的理念比其他公司更强烈(也可能是 Google 的主要业务广告对我来说可以通过 uBlock Origin 屏蔽)。其他公司当然也很欣赏,但对于我这样的穷人来说,总感觉使用它们的产品就要付费( Joke )。
除了 Amazon,这些公司的主流产品我都有使用过。Microsoft 因为接受大陆政府审查,是使用最早的。接着是 Google、Facebook 等等。其实回看一下,除了 GitHub、Google搜索 和 YouTube之外,好像也没什么是必不可少的或者颠覆性的产品。由于太晚接触和了解计算机与网络,这些产品都是真正的候补加入。现在这些AI工具如雨后春笋一般,我也是在各种 Waitlist 中跳转,只希望能一瞥 Web3.0 时代的样子。
Web3.0 AI
其实,很多 AI 工具早就有了,比如编写程序的、创作图片视频的和写文案规划的…
只是 ChatGPT 的发布有点颠覆了传统的 AI 作为某个特点的工具的属性,ta 似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当然有些夸张成分)。
传说下一个时代(如 DAO,虚拟货币和元宇宙之类的),人类的生存方式都是颠覆式的(确实很难相信世界会发展如此之快)。我不知道会以怎样的方式变化,仅仅只是这段时间的 AI 产品就能让我像 Steve 当年展示新一代 IPhone那样兴奋。
未完待续…
Web3.0 with AI